全球超百种减重药进入临床 机构称GLP-1市场之间的竞争趋于饱和
在炙手可热的减重药开发热潮中,正在美国举行的“肥胖症周”(Obesity Week)会议上传来多项研发进展。不过有机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超过100种减重药进入临床阶段,绝大多数是基于GLP-1的治疗方案,市场之间的竞争已趋于饱和。
当地时间11月4日,阿斯利康在“肥胖症周”会议上报告了其口服小分子减重药的研究数据。一项早期研究显示,每天口服一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AZD5004/ECC5004让患者平均体重在四周内减轻了5.8%,并且拥有非常良好的耐受性。
去年,阿斯利康同意支付20亿美元,从中国生物制药公司诚益生物获得开发和商业化该药物的全球独家权利。这款GLP-1药物用来医治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代谢疾病。诚益生物已经宣布获得了阿斯利康6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
虽然该数据目前仅来自小规模早期研究,但阿斯利康方面指出,这显示了口服GLP-1可以用作单一疗法以及与其他小分子联合使用的潜力。
迄今为止,中国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与西方企业在减重领域已经达成多个交易,尽管数量仍相对有限,除了阿斯利康与诚益生物,还包括恒瑞与Hercules(现为Kailera Therapeutics)以及礼来与信达生物之间的许可协议或收购。
目前在肥胖症领域,、诺和诺德两家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但多家跨国巨头公司以及本土创新生物药企也正在快速跟进,包括开发服用更简便的口服药。
美国生物制药公司Viking Therapeutics也在“肥胖周症”会议上披露了一项试验报告数据,显示其口服药物在更高的剂量下能增加患者体重减轻的效果。
中国作为巨大的肥胖症人口市场,慢慢的变成了减重药生产企业的必争之地。第一财经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两家公司用于减重适应症的GLP-1相关这类的产品正在积极进行批准后的商业上市准备工作。
根据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最新分析预测,随着中国肥胖症患病率一直上升,到2030年可能有多达1.4亿成年人受肥胖影响,接近总人口比例的10%;预计到2035年患病率将增加近一倍。
在这一背景下,大量国际和中国本土药企将目光投向这一市场并不令人意外。该机构统计显示,全球有90多家药企正在研发减重药物,至少有120种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约30%为中资药企,占研发管线资产(处于I期或更晚阶段)的25%左右,绝大多数是基于GLP-1的治疗方案。
彭博行业研究报告说明,从目前中国已经批准的减重药来看,的GLP-1药物和礼来的GLP-1/GIP药物,与上海仁会生物和华东医药的GLP-1竞品相比,在疗效和便利性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但也有多家中国本土厂商正在开发更具疗效的产品。例如的玛仕度肽(GLP-1/胰高血糖素)、恒瑞医药的HRS9531(GLP-1/GIP)和甘李药业的GZR18(GLP-1)是中国注射用GLP-1研发管线中较具优势的产品。
彭博行业研究预计,玛仕度肽有望在2025年获得中国批准,但恒瑞的HRS9531和的GZR18不太可能在2028年之前上市。
该机构还称,虽然GLP-1药物在肥胖症治疗领域处于核心地位,但这类药物竞争非常激烈且已趋于饱和,因此新模态药物(如胰淀素)可能是支持与西方药企达成更多长期交易的关键。